
AI
眼镜大战一触即发,中国厂商争相布局
前言
随着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眼镜正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科技产品。在Meta
成功推出Ray-Ban Meta AI眼镜后,国内众多企业也纷纷加入了AI眼镜大战。
Meta Ray-Ban Meta的成功
Meta联合雷朋推出的Ray-Ban Meta AI眼镜,搭载了轻便时尚的外观和强大的AI功能,包括摄像、语音问答、AI识别、AI翻译等。这款产品自去年9月推出后,已在全球售出了超100万台,成为AI硬件领域的标杆产品。
国内AI眼镜发布潮
受到Meta的激励,国内众多企业也开始布局AI眼镜市场。在2024互联网
大会上,360创始人周鸿祎表示,预计未来每家互联网公司
都会发布一款AI眼镜,开启百镜大战。
已发布的AI眼镜:
-
百度:百度智能眼镜
- Rokid:Rokid Air
- 闪极:闪极小方
- 影目:影目Air Glass
- 谷东:谷东Altera
即将发布的AI眼镜:
- 小米:计划于明年二季度推出AI智能眼镜
- 三星:计划于明年三季度发布AI眼镜
AI眼镜的特点
不同于AR眼镜,AI眼镜目前主要侧重于解放双手、提供信息查询等功能。其常见特点包括:
- 轻便时尚的外观
- 支持拍照、录视频
- AI识别、AI翻译等功能
-
手势控制、语音控制等交互方式
用户体验
对于AI眼镜的用户体验,看法不一。部分用户认为其轻便便捷,可以解放双手,提供即时信息查询;而另一些用户则表示产品还处于早期阶段,生态匮乏,实用性有限。
国产AI眼镜的挑战
国产AI眼镜虽然迎来发布潮,但大多处于期货阶段,尚未正式销售。面对Meta Ray-Ban Meta等海外产品,国产AI眼镜面临以下挑战:
- 技术成熟度:国产AI眼镜的技术成熟度仍有待提升,需要在AI算法、交互体验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 生态
建设:AI眼镜的应用场景依赖于
开发者生态,而国内AI眼镜生态尚不完善,需要大量开发和适配。
- 产业链配套:AI眼镜的生产离不开成熟的产业链配套,而国内AI眼镜产业链相对薄弱,需要不断完善。
结论
AI眼镜大战已经打响,国内众多企业争相布局。国产AI眼镜仍面临技术成熟度、生态建设、产业链配套等挑战。未来,谁能在AI眼镜市场取得成功,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