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不生 抉择两难 新生育时代 养儿防老不再

生活百科 2024-11-17 11:39:34 浏览
抉择两难

在中国社会,生育问题始终是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年轻一代恐婚恐育思潮的兴起,以及老一辈养儿防老、生儿育女才算完整人生的传统观念的碰撞,围绕生育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息。在这些激烈的讨论中,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具体因素,以及生育对女性、家庭产生的真实影响却鲜少得到全面客观的呈现。

生与不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蒋莱,也是一位00后孩子的母亲。作为一名出生于70年代末的女性,蒋莱认为,生孩子对于她们这一代女性来说,几乎是一种无可回避的任务。至于生育之后会遭遇什么,却无人问津。亲身经历了无穷无尽的思虑操心,以及工作与家庭难以兼顾的艰难后,蒋莱爱套用亦舒的婚姻犹如黑社会论来描述生育后的感受:没有加入的人总不知其可怕,一旦加入又不敢道出它的可怕之处,故此内幕永不为外人所知。

2013年,我国颁布单独二孩政策,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蒋莱身边的同事、朋友纷纷加入二孩妈妈阵营,丈夫和儿子也多次提出希望她能再生一个孩子(弟弟)。家庭内外热火朝天的生育氛围令蒋莱困惑:难道仅仅获得允许,我们就应该生孩子吗?生育对女性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蒋莱决定,以学术探索化解自身纠结。从2017年开始,她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洋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七年间调查走访了40多个生育了一孩至三孩的家庭,探究女性生育决策的过程、当代有孩家庭的养育状况,以及女性生育后职业轨迹的变化。她们的研究结果详尽地呈现在《新生育时代》一书中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不少被访者生二胎的主要原因是害怕失独。还有一个被频繁提及的理由是,两个孩子好作伴。父母百年之后,手足之间能互相扶持,互相依靠——这也是沈洋老师生二胎的最大动力。至于养儿防老的说法,在这一代父母中已经很少听到了。如今坊间的流行表达是孩子是指望不上的,我们也觉得自己老了肯定会去住养老院。

生育对女性职业生涯的影响

经济能力以外,来自父母的抚育支持也是这批女性生育二孩的一个重要条件。父母的帮助不光降低了她们的家务以及育儿成本,也保证了她们可以全职工作。因此,一些人在生二孩前会和母亲商量讨论,在得到母亲的支持后,才会着手实施。

生育对女性职业生涯的影响是蒋莱和沈洋研究的重点之一。她们发现,生育后,女性的职业发展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生育往往会带来中断或脱离工作岗位的风险,进而影响女性晋升、加薪等方面的机会。甚至在一些工作强度大、竞争 激烈的行业,生育后的女性可能会面临职业生涯的瓶颈期。

蒋莱和沈洋认为,女性生育后职业发展的困境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育儿责任的分配不均。在绝大多数家庭中,育儿责任仍然主要由母亲承担,这导致女性在生育后不得不减少工作时间,甚至放弃或延缓职业发展计划。二是社会对生育女性的偏见和歧视。一些雇主在招聘、晋升等环节,会对生育后的女性持谨慎态度,认为她们在怀孕期间或育儿期会影响工作效率。三是缺乏完善的托育服务和育儿假制度。中国目前的托育服务供不应求,价格昂贵,这让很多女性难以在生育后重返职场。

生育的幸福感与意义

虽然生育对女性的职业生涯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大部分受访女性表示,生育后她们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有所提升。她们认为,孩子的到来给她们带来了新的意义和责任,让她们更加珍惜生活,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