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我国幅员辽阔,尤其是冬季,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的人们常常处于寒冷低温环境中。当机体热量大量散失时,可能引起身体局部或全身性冷损伤,这类损伤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
相关概念
冷损伤是由寒冷直接作用及各种诱因共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组织损伤的总称,在我国寒区和高原地区属于常见病。冷损伤的发生与环境低温、大风、潮湿以及着装不当等因素有关。
按损伤范围,可分为全身性故障的人员、户外运动或探险的人员、酗酒或迷路的人员也容易发生冷损伤。从事冷库作业的人员和接触液氨、液氮、氯仿和氟利昂等化学制剂的人员,发生的职业性冻伤也较为常见。
临床表现
冻伤多发生在手、足、颜面、耳、鼻等部位。最初表现为暴露部位知觉丧失、皮肤冻结变硬、肤色苍白。冻结部位融化后,皮肤可呈红色、暗红色、青紫色甚至青灰色,局部充血、水肿;出现轻至重度刺痛或烧灼样痛,甚至感觉减退或消失;可出现浆液性水疱或血疱;患处结痂后形成痂皮,脱落后形成溃疡;可形成干性坏疽,也可继发感染形成气性坏疽或湿性坏疽。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动脉造影有助于早期诊断,放射性核素扫描、骨扫描和磁共振技术可直接确定损伤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诊断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冻伤》的诊断(GBZ278-2016)对低温作业人群的职业性损伤规定了明确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根据明确的在低于0℃的寒冷环境作业史,或短时间接触介质的温水中,直至冻区融化、肢体远端皮肤红润。不易浸泡的部位可用温水浸透毛巾进行局部热敷。如现场无复温条件,救护人员可以用自己的胸腹部或腋下等处贴紧患者冻伤部位为其复温。严禁采用拍打按摩、冰雪搓擦或明火烘烤等方式复温。
神志清醒、吞咽无困难者,应给予热饮以补充热量,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救治。
预防
对冻伤的预防,主要是重视管理、普及知识和加强易感人员评估。既往有冷损伤史、雷诺病、闭塞性血管病、慢性肺疾病和周围神经疾病的患者,不宜从事寒区户外作业。
作业人员平时应进行适应性训练,增加饮食热量摄入,以提高抗寒能力。行动前要充分了解作业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注意防寒、防风和防潮。衣着应保暖、透气、干燥,防止过热。避免久站或静止不动,可适时按摩、揉搓暴露部位以防冻伤。饮酒后不宜进行户外活动。
专家简介
薛长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诊治尘肺病、化学品中毒、间质性肺疾病
出诊时间:周四全天(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本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