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见解 科学应对肺炎支原体感染

生活百科 2024-11-16 15:57:05 浏览
患儿

进入冬季,又到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引起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在人群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所有人都可感染肺炎支原体,其中,以学龄儿童和年轻人发病和就诊最为常见。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缺乏细胞壁的细菌,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和喉炎等呼吸道疾病。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

  • 发热
  • 咳嗽(初期为干咳,后期可伴有黏痰)
  • 乏力
  • 头痛
  • 流涕
  • 咽痛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一般普遍病程较长,初期可能表现为轻微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头痛、发热、咳嗽、乏力、食欲不振等,后续咳嗽逐渐加重,且以夜晚为主,可能会有黏痰。整个急性病程大约持续2~3周。在恢复阶段,孩子的病情会得到控制,但咳嗽可能会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可达1~2月,随着治疗和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消失。

少部分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能出现远期后遗症,比如闭塞性支气管、细支气管炎、肺坏死等。

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状

专家见解

流感病毒感染主要以持续性高热为主,可伴有:

  • 头痛
  • 肌肉疼痛
  • 咳嗽
  • 流涕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流感病毒感染的区分

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病原菌感染差别不显著,必须经过病原学检测才可确诊。从症状上看,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症状包括刺激性干咳、发热、乏力、呼吸急促、咳痰(少量白色黏痰)等。流感病毒感染主要以持续性高热为主,可伴有头痛、肌肉疼痛、咳嗽、流涕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由于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因此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对其治疗效果无效,不要自行服用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用药。

日常防护

广大市民朋友应做好日常防护:

  • 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科学应对肺炎支原体感染
  • 增强体质,注意营养均衡,提高身体抵抗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
  • 减少接触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接触时注意个人防护。
  • 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做好室内通风换气。

学校和托幼机构的防护措施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人员相对密集、孩子在校期间接触频繁,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等传播。对此,专家建议,可加强以下措施来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 对于疫苗可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水痘等,建议按照疫苗接种程序及时接种疫苗。如学生、教职员工应尽早开展流感等疫苗接种,强化免疫屏障,降低发病风险。
  • 建议加强环境清洁,保持教室内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冬春季室外温度低,开窗通风期间应注意做好保暖。
  • 建议加强健康监测,做好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等,学生、教职员工坚持不带病上课上岗,防止将传染病引入学校或班级。

受访专家: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副研究员彭质斌;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于磊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