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猝死:看似健康的人为何突然离世?
猝死定义
猝死是一种急症发作后立即或短时间内死亡的现象,其时间跨度从 1 小时至24 小时。猝死的核心特征在于其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
猝死
原因
研究表明,约 70%-80% 的猝死由心脏原因引起,称为心源性猝死或心脏性猝死。国家心
血管病
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高达 54.4 万例,即每天约 1500 人猝死。令人惊讶的是,绝大部分心源性猝死患者此前从未被确诊过心脏病。
猝死高危人群
错误地认为只有患有严重
心血管疾病的人才会猝死。事实上,大多数猝死者看起来都是正常人。这是因为他们的病症较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
研究显示,仅有 1/3 的猝死者在生前被确诊为猝死高危人群。有 1/3节律影响:夜间
生理变化影响血压、内分泌和心脏等功能。
2. 夜间血压波动:对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夜间血压波动加剧,导致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
睡前三件事谨记
为了降低猝死风险,睡前有以下三件事需要避免:
1. 熬夜:熬夜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心脏健康。建议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
2. 过饱:睡前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猝死风险。建议睡前 2 小时内避免进食。
3. 吸烟饮酒:尼古丁和酒精会刺激心脏,增加猝死风险。睡前应避免吸烟和饮酒。
预防猝死
除了睡前避免以上三件事外,以下
措施也有助于预防猝死: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控制心血管疾病。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戒烟戒酒。
控制血压和胆固醇: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是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
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学习心肺复苏术(CPR):在猝死发生时,及时进行 CPR 可以挽救生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