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
息肉:潜伏在肠道内的隐形杀手
忽视肠癌筛查的后果:老李的教训
去年 9 月,42 岁的
李先生在年度体检中接受了肠癌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由于当时工作繁忙且家庭事务缠身,李先生心存侥幸,未采取任何后续措施。直至上个月,李先生的
身体状况日益恶化,频繁出现腹泻等症状,这才迫使他前往医院专科
进行详细检查。主治医生在了解事情经过后,对李先生的疏忽大意感到十分担忧,直言他太过粗心大意!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李先生的体检报告就已指出其肠道内存在一个约 2 厘米的息肉。医生解释说,在
临床上,超过 1 厘米的腺瘤被视为进展性腺瘤,这类腺瘤在 3 到 5 年内恶变为肠癌的概率超过 60%。而李先生的息肉已有 2 厘米大,且又拖延了两年时间,若已发生癌变,后果将不堪设想。幸运的是,此次从李先生肠道中切除的腺瘤仍处于癌前病变阶段,目前他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肠息肉的形成与风险因素
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肠道疾病,是指生长在肠壁上的异常组织突起。虽然大多数肠息肉不具有癌变性,但某些类型的肠息肉,如腺瘤性息肉,有可能
发展成结直肠癌。
导致肠息肉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
炎症性肠道疾病: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或血吸虫病等疾病,可能会导致炎症性肠息肉的产生。
久坐不动:久坐不动且运动不足的人群,其肠息肉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
吸烟和饮酒:吸烟与饮酒也被视为肠息肉的重要风险因素。根据研究,拥有超过 20 年吸烟史的人,更倾向于发生较大的腺瘤。
感染幽门螺杆如腹泻或
便秘。这些变化的症状可能与息肉的尺寸、所在位置及
数量存在关联。
发现肠息肉的最佳方法:肠镜检查
由于息肉位于肠道内部,难以仅凭特定症状察觉,因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是及早发现肠息肉的有效方法。通常建议,低风险的一般人群在 50 岁之后应进行首次肠镜检查,若无异常发现,之后每隔 5 至 10 年
复查一次便可。对于高危
群体,例如粪便潜血检测结果呈阳性、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史或家族中有结直肠癌患者的人,则强烈推荐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肠镜筛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