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下半场 车企造芯风暴 智驾新战场

科技资讯 2024-11-15 20:32:20 浏览

随着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竞争的焦点,车企纷纷开始自主研发芯片。11月6日,董事长兼CEO在AI科技日上展示了公司自研的图灵AI芯片。这款芯片拥有40核处理器,专为AI大模型定制,具备在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去年9月,也公布了其自研的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并在今年的7月份宣布流片成功。也在推进自研芯片项目,并计划在年内实现流片。

除了这些新兴的造车势力,传统车企如和也在积极自研或投资芯片产业,他们的产品线覆盖了车身控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自动驾驶芯片等多个领域。尽管行业需要长期且高额的投入,但国内车企却纷纷选择了自研芯片的道路。

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纪雪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了智能化在汽车行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并认为领先企业必须在智能化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他认为,芯片是决定车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像这样的公司,其芯片利润毛利率高达90%,这意味着车企在采购时需要承担较高的成本。如果车企能够自主研发芯片,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纪雪洪说。

自研与投资,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两条路

根据华经产研的报告,汽车芯片主要指用于汽车电子控制及车载系统的半导体产品,涵盖、功能芯片、功率芯片、、模拟芯片和芯片等。目前,业内研发的芯片,通常指的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级芯片,由多种芯片模块组成,包括推理模型加速单元(NPU)、()等。

作为整车企业中自研芯片的先行者,在2019年推出了基于2颗FSD芯片的Hardware3.0,FSD芯片由特斯拉自研,采用14nm制程,单颗算力72TOPS。据特斯拉公布的数据,与采用英伟达芯片的Hardware2.5相比,Hardware3.0的图像处理速度提升约21倍,单体成本降低20%,仅为原来的1.26倍。目前,FSD芯片已在特斯拉全系车型上大规模搭载,累计出货量超过800万颗。

自2022年以来,智能驾驶技术经历了显著发展,特别是BEV(BirdsEyeView)+Transformer+OCC(OccupancyNetwork)的技术路线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随着无图化、端到端等技术的迭代更新,车辆的智能驾驶能力也得到了飞速提升。与此同时,车企对算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这一背景下,特斯拉自研芯片及其FSD能力的领先地位,促使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自研芯片的行列中。

目前,包括、小鹏、理想在内的造车新势力,都在按照特斯拉的思路,积极推进自研芯片的开发。相较于新势力车企倾向于自研芯片,传统车企更偏好通过合资或战略投资的方式参与芯片产业。以为例,2016年,董事长李书福与时任副院长共同创立了科技,该公司专注于。2018年,亿咖通科技与科技联合成立了芯擎科技,专注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多种芯片的研发。目前,芯擎科技推出的国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龍鷹一号已搭载在车型上,正式量产。

智能化下半场

与此同时,、、等传统车企通过战略投资入局芯片产业。上汽集团通过联合多方设立产业基金、投资芯片企业、与行业巨头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加大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布局。近年来,上汽集团投资了川土微电子、尚阳通、芯驰科技等芯片企业。比亚迪则采取了两手抓的策略,一方面投资芯片半导体企业如地平线,另一方面在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上加大自研力度。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在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未来比亚迪计划在智能驾驶领域投入1000亿元,聚焦包括生成式AI、大模型等在内的智能驾驶技术研发。

对于车企在芯片领域加码形式的差异化,纪雪洪认为,主要是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他解释说,由于芯片研发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匹敌第三方供应商的能力,因此采购第三方芯片成为首选。同时,车企不能因芯片开发而延误车型的研发和上市进程。

研发投入与降本的博弈

新战场

辰韬资本联合发布的《自动驾驶软硬一体演进趋势研究报告》(以下简称辰韬资本研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头部造车新势力在自动驾驶研发方面的总投入已超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