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娩镇痛能帮大多数产妇减轻60%到90%的疼痛,但由于麻醉师不足等原因,仍有产妇排不上、用不了——推广无痛分娩仍有痛点待解。
全国分娩镇痛率已经从2015年的27.5%提升到2022年的60.2%。
从医院角度看
推广分娩镇痛存在专职麻醉医生配备不足、医保报销压力大的问题。
麻醉师不足是堵点之一
>对于综合性医院而言,当麻醉医生配备不足时,其精力必将是倾斜于外科等有麻醉‘刚需’的手术,弱化看似‘锦上添花’的分娩镇痛。
医保报销压力大
医保报销压力大,也是分娩镇痛中的一大痛点。
过去分娩镇痛的费用没有纳入医保,1000多元的费用全部由产妇自己承担,纳入医保后,综合产妇全部生产的费用,医院也需要承担一部分,确实带来了一定压力。
梁永新介绍。
应对措施
应注重培养基层医疗机构的麻醉医师。

梁永新告诉记者,分娩镇痛主要包括椎管内麻醉镇痛、全身阿片类药物麻醉及非药物镇痛等,现在普遍使用的是腰段硬膜外注射麻药的技术。
麻醉师为产妇注射麻药以后,需要留观半小时以上,避免产妇产生呕吐、麻药不耐受的情况,生产过程也要保证随叫随到,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
的麻药浓度是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