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40岁的张女士用牙咬断降压药,服用了大半片。不到半小时,她突然出现眼前发黑、冒冷汗、脚软的症状,家人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有人会问:吃个普通的降压药也会有这样的风险?答案是肯定的,有些药物确实不能掰开服用,而且根据各种药物剂型不同,服药还有许多讲究,大家不妨了解一下。

不同剂型药物的服法
从片剂、胶囊、液体到注射剂等,每一种药物都有特定的服用方法。
分散片、口崩片、舌下片、咀嚼片等由于性质比较均一,进入人体后可迅速崩解被吸收,在保证剂量准确的情况下,可按要求掰开、咀嚼或研磨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这几种药物剂型,掰开服用的风险较大。
控释片
控释片是在外面包裹了一层水能进来,但药出不去的不溶性半透膜外壳的药物。它会以恒定的速度在体内释放,从而长时间维持药效,减少服药次数。普通药片的药物起效、吸收和消失的过程通常在4~6小时,患者24小时内需要服药3次,而控释片可以恒速释放药量,它的药量是普通药片的3倍,患者一天仅需服用一次,药效在体内可以恒速释放24小时左右。
专家强调,控释片之所以能在体内恒速缓慢地释放,是因为采用特殊制剂工艺,患者在服用时应整片吞服,咬、嚼、掰断药片都会破坏控释片的恒速缓慢释放功能,相当于患者加大3倍剂量服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