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的持续低迷已经让东风集团转型升级三年行动中的两个200万辆目标成为泡影。2025年东风集团下调了经营目标,但对于能否达成仍要打上一个问号。
总部下场对具体品牌进行运营成为传统汽车大厂转型新方向
继广汽集团之后,东风集团也加入了总部下场对具体品牌进行运营的行列。12月31日,东风集团召开总部职能部门调整启动会,宣布总部定位由战略管控向运营+统筹转型,调整队形,对自主乘用车业务实施运营。
4年全年销售汽车248万辆,同比增长2.5%;终端交付256万辆,同比增长4.8%。尽管实际销售情况未达预期,但这已经是东风集团自2017年以来全年销量增速首次转正。得益于东风集团在2023年新发布的两个面向主流市场新能源汽车品牌开始投放新车,以及其进行的一系列业务调整,2024年东风集团自主品牌和新能源销量快速增长,预计全年销售自主品牌137万辆,同比增长34.3%;占集团销量55%,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销售新能源汽车86万辆,同比增长70.9%;其中销售自主新能源81万辆,同比增长122.5%。
合资品牌的持续拉胯,已经让东风集团转型升级三年行动中的两个200万辆目标成为泡影。2024年前11个月,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与神龙汽车累计销售仅为102.06万辆,同比下滑20.60%。因此,东风集团不得不将发展重心向自主乘用车业务持续倾斜。


东风集团的改革措施与广汽集团极为相似
东风集团的这一改革措施与广汽集团极为相似。2024年10月底,广汽集团宣布,将对自主品牌的管理模式由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并同步实施相关组织机构改革。
同时,广汽集团总部办公地址将从珠江新城搬迁至科学城,以产业链为基础重新布局集群式办公总部,与广汽自主品牌办公基地形成总部双极布局。
东风集团和广汽集团作为传统汽车大厂,在面临转型压力下纷纷选择总部下场对具体品牌进行运营,这体现了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以及对自主品牌的重视程度。
未来,东风集团能否达成2025年经营目标,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其一系列转型升级举措,表明了企业变革求新的决心。在合资品牌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东风集团能否通过自主品牌和新能源业务的增长,实现弯道超车,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