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5 的历史性改变
能回收效率很高,即使在赛道上激烈驾驶,也只消耗了 10% 的电能,通过散热圈使用 eControl 模式(强制能量回收)一圈就能充电回来。从维修区出发到结束,驾驶员几乎很难辨别出何时在用电、何时在用油。这也是 MPOWER 有意为之,他们不希望打扰到驾驶员享受纯粹的驾驶感受。因此,即使电量低,V8 发动机也不会让 M5 性能下降太多。
消除 "笨重感" 的秘密
为了达到这种不笨重的效果,M5 做了很多努力,包括:
- 顶级性能的碳陶刹车
- 碳纤维车顶
- 簧下质量的减重
- 搭配 7 个散热器的全车散热性能
- 后轮 1.5° 的主动转向
- 更大的四轮胎宽
- 增加的轮距
- 更小的离地间隙

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消除了 M5 应有的大体量感,带来了豪华式性能感。
转向感受
不过,试驾者对 G 底盘的宝马转向手力有些微词。转向电子味更加浓郁,即使是 Mpower 也一样。
与 M4 的区别
在赛道中,M5 与小弟 M4 的区别在于它多了一层成熟的个性。来自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储备允许驾驶员大胆地使用更晚的弯心;而强大的 V8 内燃机会让驾驶员轻松找回晚弯前的失速,还可以享受 V8 独有的轰鸣声。
对 BMW 的启示

从 M5 上,我们看到了宝马在处理更大重量的性能车时所使用的方法。也许中国品牌那些主打性能的新能源车都能从中获取一些灵感。
未来展望
据悉,MPOWER 纯电性能车也要提上日程了。尽管对宝马新能源车的智舱智驾没有太多期待,但试过了 M5 之后,我们对四电机的 MPOWER 更加期待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