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在高压环境下吸入高分压氧气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上可用于急救,如一氧化碳中毒、气栓症等;也可用于康复,如缺血缺氧性脑病、颅脑脊髓损伤和脑血管病术后的康复。
高压氧舱是什么?

用于高压氧治疗的密闭容器称为高压氧舱。根据《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4-2015),高压氧舱是指采用空气、氧气或混合气体(如氧气与其他气体按比例配置的可呼吸气体)作为压力介质,人员可以在舱内进行治疗或适应性训练的载人压力容器。
医用与民用高压氧舱的区别
医用与民用高压氧舱主要有两点区别:
- 管理要求:医用高压氧舱属于医疗设备,需要按照压力容器进行管理,操作人员需要取得相应的资质并定期参加培训。民用高压氧舱设计压力低于 2.0 个大气压,不属于医疗设备,对操作人员资质没有明确要求。
- 供氧方式和氧浓度:医用高压氧舱主要通过液氧站或氧气瓶供氧,患者通过专用的吸氧用具呼吸医用氧气,氧浓度可高达 99% 以上,并能同步监测氧舱内的氧浓度。民用氧舱大部分采用分子筛制氧机,氧源的氧浓度在 93% 左右。
适用范围
医用高压氧适用于具有高压氧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接受治疗。民用高压氧舱大部分使用的压力小于或等于 1.3 个大气压,用于非医疗服务需求以及保健为目的的人群;另有相当一部分民用高压氧舱设在高原旅店等,用于缓解高原反应。
使用高压氧舱的安全隐患
如果高压氧舱不规范操作,可能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 耳压伤:加压过程中,若患者调节耳压动作不到位,轻则耳闷、耳堵、耳痛,重则可能鼓膜破裂穿孔。
- 气压伤:减压时,若患者突然屏气或剧烈咳嗽,可能发生气压伤。
- 氧中毒:长期不规范使用高压氧舱进行氧疗,可能导致氧自由基堆积,甚至出现氧中毒。
操作人员要求
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
- 取得临床医师、护士或技师资格证书
- 取得医用高压氧舱从业人员证或经过专业培训
- 维护保养人员还需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
慢病人群使用高压氧舱的风险因素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慢阻肺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在使用高压氧舱治疗前,建议咨询相关科室,根据病情评估治疗利弊。排除以下禁忌证或不宜治疗的情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