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蓝谷)披露了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新能源)2024年12月份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北汽蓝谷2024年12月的产销数据虽然较2023年同期有了显著增长,但销量增速明显不及产量增速。不仅如此,北汽蓝谷的2024年累计总销量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明显掉队,甚至不及某些造车新势力。
销量小鹏等新势力车企,早在两年前便达成了这一阶段销售目标,目前正在冲击更大的销售规模。截至2024年末,理想汽车共计交付新车50.05万辆,完成2024年销量目标的104%,成为首个达成年交付50万辆的新势力品牌。
业绩持续流血,依靠外部融资存活

北汽蓝谷的焦虑远不止于销量下滑。根据该公司2024年9月的产销数据,其前三季度实现销量6.78万辆,同比增长23.92%;但其2024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98.18亿元,只实现了5.49%的个位数增长。销售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引起了诸多投资者的关注,北汽蓝谷解释称,一方面享界于2024年8月上市,目前仍处于销量上升期,对三季报收入影响不明显;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日趋白热化,进而影响收入。

更不容乐观的是,北汽蓝谷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44.13亿元。自2018年上市以来,北汽蓝谷一直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累计亏损额已超过160亿元。北汽蓝谷的亏损主要源于三大原因:一是研发投入大,二是营销费用高,三是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费用不断上升。为了弥补亏损,北汽蓝谷不得不依靠外部融资存活。2023年,北汽蓝谷通过定增募集资金77.88亿元。
高管层频繁变动,加剧不稳定性
除了销量和业绩双重危机之外,北汽蓝谷还面临着高管层频繁变动的局面。2024年7月,北汽蓝谷前董事长刘宇因工作原因不再担任该公司董事、董事长等职务,董事会同意选举原经理代康伟接棒董事长一职。此前,北汽蓝谷内部的高管层变更已十分频繁,换帅或将再为该公司的战略一致性与长期经营发展增添不稳定因素。
写在最后
北汽蓝谷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销量持续下滑、业绩持续亏损、高管层频繁变动等问题交织在一起,给该公司的长期发展蒙上了阴影。北汽蓝谷亟需找到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才能重振昔日的荣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