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挫折的双面性
着启发孩子先进行思考,再帮助他们总结与反思。挫折教育的10个小技巧
当孩子面对挫折时,父母需要关注他们正在经历的事情,认同孩子出现的情绪,比如难过、无奈,感同身受地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在强调给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这里有10个小技巧,整理出来给家长们了解一下。
- 先听听孩子的解释
- 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
- 父母应统一战线
- 别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
- 增加身体接触
- 批评和鼓励相结合
- 给孩子留有余地
- 帮助孩子找到方法
- 让孩子自己体验后果
- 从小培养抗挫力
当孩子犯错或者失败后,不要立刻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让自己的批评教育更有针对性。
孩子遭遇挫折后,往往心里失落,父母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安慰,让孩子感觉父母依然爱他。
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孩子想的就不是如何发现问题,而是如何寻求庇护。

受到坏情绪影响时,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不是客观公正的,类似“你一天到晚……”“你从来都是……”这种语句很可能使矛盾激化。
搂着孩子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用眼睛正视孩子,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点出孩子的问题后加一点鼓励,不仅能使孩子尽快发现问题、改正错误,还能引导孩子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孩子犯了错误后,不要逼着孩子承认错误,而是给孩子留有余地,比如“你认为自己这件事做得对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
对于一些比较轻微的错误,父母可以适当让孩子自己体验后果,这样孩子才能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错误。
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抗挫力,比如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敢于接受挑战,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结语
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父母要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起强大的抗挫力,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无畏困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