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化是2024年乘用车市场的主题
截至2024年12月27日,申万乘用车涨幅榜中,华为主题的赛力斯(601127.SH)位列第一,年度涨幅高达78%;业绩兑现叠加新能源销量强劲的上汽集团(600104.SH)和比亚迪(002594.SZ)年度涨幅分别为51%和46%。
傍上华为的长安汽车(000625.SZ)出人意料的以下跌16%位列%,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6%。
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
2024年销量增长主要源于政策补贴。去年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力度加码以来,乘用车终端销量同比增速中枢不断上移,主要是保有量车主报废后购买中低端车型拉动。同时,8月底开始的地方置换补贴政策出台也有效促进了需求释放。
根据光大证券就车企补贴(指导价降调+购车优惠+置换补贴)、地方补贴(购车补贴+置换补贴)和中央补贴(包括以旧换新)进行测算,2024年为近三年购车综合优惠力度最大之年。
2022年至今大部分主销车型价格带呈现逐年下沉趋势。

出口放缓
出口方面,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乘用车出口41.9万辆,环比下降9.9%,同比增长3.2%;1—11月,乘用车出口452万辆,同比增长21.5%。
新能源汽车方面,11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8.0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33.3%;1—11月出口116.8万辆,同比增长24.6%。
作为对比,2023年全年乘用车出口383万辆,同比增长62%;新能源方面,全年出口104.8万辆,同比增长72.0%。
出口放缓主要源于海外新能源渗透率下滑。2024年前10个月,西欧、澳新、中东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下滑2.5、0.4%和0.5个百分点,泰国对电动乘用车和电动皮卡的补贴由每辆7-15万和15万泰铢下降至每辆2-10万和5-10万泰铢。
盈利能力承压
行业的增长并没有提升企业盈利能力。2024年前三季度,A股乘用车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毛利率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至15.9%,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滑0.8%。
行业盈利靠前的分别是新能源车领域的比亚迪、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601633.SH),增速最快的则是赛力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6%)。
智能化和高端化

为了提升盈利能力,国产车开始走向高端化。2024年前10个月,10万至20万、20万至30万价格带乘用车销量分别为1127万辆和349万辆,同比增加3%和9%,新能源在各自价格带渗透率分别为39%和69%,同比增长8.6个百分点和15.5个百分点。
合资及外资品牌市占率分别为33%和53%,较2023年同期分别下滑9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30万以上价格带是国产车下一个目标。2024年前10个月,30万以上价格带乘用车销量为271万台,同比增加8%,其中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9%,同比增加8个百分点。
竞争方面,30万以上价格带合资和外资占比达70%,但相较2023年同期下滑7.1个百分点。国产车入侵中高端价位的武器是电子电气化,通过智能化配置来提升车辆价值。
总结
2024年的乘用车市场呈现出分化加剧、智能化和高端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