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琴童二宝,如何避免比较的伤害
在这个充满音乐梦想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接触乐器,尤其是钢琴,希望以此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耐心和毅力。当家有二宝,且都踏上了学琴之路时,一个不经意间就可能出现的问题悄然浮现——比较。这种比较,或许出于无心,却可能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深远的影响。
悄悄弹琴的妹妹蕊蕊
蕊蕊,一个四岁的小女孩,自出生起就生活在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家庭里。她的哥哥一直在学琴、练琴,每当钢琴老师来家里上课时,蕊蕊总是静静地坐在一旁,虽然不懂五线谱和指法,但她那双好奇的眼睛却学会了很多行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蕊蕊对钢琴的兴趣愈发浓厚,终于在四岁生日后,妈妈决定让她也开始接受钢琴启蒙。起初,一切似乎都进行得很顺利。蕊蕊兴奋地跟着老师的节奏,每当听到蕊蕊真棒,你哥哥小时候都没有你学得这么快的夸奖时,她更是弹得卖力、认真。课下练琴时,爸爸偶尔也会让哥哥去指导妹妹,一家人都沉浸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
好景不长。蕊蕊渐渐表现出了对练琴的不积极,甚至偶尔还会闹小情绪。她总是在哥哥练完琴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才肯坐在钢琴前。更让家人不解的是,蕊蕊拒绝任何人监督她练琴,也不许有人看她练琴,仿佛那是一个只属于她自己的秘密世界。
妈妈透过门缝观察蕊蕊练琴,发现她总是轻轻地把手指放在钢琴上,嘴里念叨着哆来咪……,但就是不弹奏。有时候弹下去,也是轻轻。
因此,我们需要转变心态,放弃比较的习惯和心态,淡化两个孩子共学的竞争性、比赛性,转而强化互补性、合作性。让共同学习的美好凝聚在孩子的人格中、品性中,成就一对心灵共同成长的兄妹。
共学乐趣,跳出逆境
在蕊蕊的家庭中,父母可以尝试鼓励兄妹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同一首曲子,展现各自的特色。练琴时,可以强调男孩的奔放与女孩的温婉;哥哥以熟练见长,妹妹则可以突出个性与创新。哥哥可以扮演小老师,妹妹也可以扮演小教练,教学相长,各显优势。

在四手联弹时,父母要引导两个孩子找到合作的奇妙所在和双人配合的乐趣所在。让他们意识到,音乐不是一个人的独奏,而是需要团队协作的交响乐。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跳出与他人比较的阴影,在音乐的陪伴下共同成长,收获音乐的乐趣和人生的宝贵财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