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区一:根据经验自行调整剂量
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病情和药物特性等因素综合确定,自行调整剂量可能会导致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中毒。
误区二:是药三分毒,症状消失就立即停药
药物治疗疾病需要一个过程,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疾病已经痊愈,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耐药或疾病复发。
误区三:儿童用药就相当于成人药物的剂量减半
儿童和成人的代谢器官对药物的处理能力不同,儿童服用成人药物剂量减半可能导致药物过敏、药物中毒等风险。
误区四:只要一咳嗽就用止咳、祛痰药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不推荐常规使用止咳、祛痰药。如需用药,应遵医嘱,并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短期使用。
误区五:饭前服药就是空腹服药
饭前服药是指在吃饭前15到30分钟内服用,而空腹服药是指在清晨空腹服药,或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误区六:把药掰成多片吃
只有有刻痕的药片可以掰开服用,控释片、缓释片和肠溶片等特殊剂型的药物不可掰开或嚼碎服用。
误区七:多药并用好得快
盲目多药并用可能导致药物拮抗或副作用叠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误区八:喂药吐出来后赶紧补服
服药后立即出现呕吐,且呕吐量较大,需要补服。服药后15分钟到1小时,根据呕吐量和吐出的药物性状判断补服剂量。如服药后呕吐量较小或服药后1小时出现呕吐,无需补服。
正确儿童服药的建议:
- 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 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 避免多药并用,如需增加或更换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喂药后观察儿童的反应,如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 妥善保管药品,防止儿童误服。
儿童服药是一项需要家长认真对待的事项,正确服药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康复,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本文作者:荚婉茹,西安市儿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
微信扫码关注西安市儿童医院视频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