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
1946 年的东京涩谷,枪声响起,血光四溅,一场震惊中外的悲剧悄然拉开序幕。这场被后世铭记为涩谷事件的历史悲剧,不仅是一场血腥的冲突,更是对当时国际社会弱肉强食、强权政治的深刻揭露。
它以一种极其残酷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弱国无外交这一冰冷现实的残酷性,即便是在二战刚刚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的背景下,这一法则依然发挥着它令人痛心的效力。

历史背景
二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全球各地都在努力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日本也不例外。日本战败后的国际地位尚未明朗,其占领者的政策也摇摆不定。
1946 年 1 月,美国主导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正式开庭审判日本侵华战争的战犯。这一法庭的设立,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侵略战争的谴责和对国际秩序的重建。
涩谷事件经过

在东京审判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一系列针对中国国民党驻日代表团的恐怖袭击也接连发生。其中,最令人震惊的事件发生在 1946 年 4 月 28 日的涩谷。
当天,国民党驻日代表团团长、著名外交家蒋介石之子蒋纬国,在涩谷站附近遭遇日本右翼分子枪击,身受重伤,其助手郭德权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原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