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健康与养生的奥秘 健康夜话

生活百科 2024-11-18 12:17:30 浏览
赵梦婕

在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幕:急切的父母,看似满不在乎的孩子,折射出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困境。特别是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后,家长更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

专心听孩子说

很多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习惯于强势地给出建议,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想法和内心变化。当孩子有沟通意愿时,家长要暂时放下手边的事情,专心听孩子说一说。

沟通

孩子可能会倾向于描述事情,可能逻辑性不强,也可能会有成年人不能理解的想法和观念,这时父母不要急于打断孩子、加入自己的观点、做出评论或表态,可以鼓励孩子把话说完,尤其要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然后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想法。

这样做,会让孩子感到被尊重。

共情与非暴力沟通

家长倾听后,也要对孩子的话语有所回应。如何回应?这里有些建议:

1. 共情

共情可以简单理解为感同身受。表达共情的方式有很多,比如:

  • 开放式问题:遇到这件事,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 放缓节奏:把节奏放缓能让我们的想法跟上情绪。
  • 非言语方式:微笑、轻拍、拥抱等非言语方式也可以表达共情。

门诊中,孩子抱怨最多的事情是,家长总喜欢翻旧账。所以,家长和孩子沟通时,不要总是旧事重提。

2.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包括以下四个重要的步骤:

  • 观察:描述具体的事实,不带评判。
  • 感受: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指责别人。
  • 需要:说出自己的需求,不提要求。
  • 非暴力
  • 请求:提出具体的、可以执行的请求。

比如,看到孩子玩耍时弄了一身泥土,家长常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 你又把衣服弄脏了!
  • 你真是个邋遢的孩子。

这些评论式的表达会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妨碍亲子之间进一步的沟通。

而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是非暴力沟通的开始。

我们进行沟通时,清楚地表达感受和需要,会让沟通的内容更加明确。我们只有把需要说清楚,对方才能积极回应。

比如,看到孩子没有把饭吃完的两种不同回应:

  • 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担心。
  • 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担心,因为妈妈希望你健康成长。

最后,需要对方反馈,以确保对方清楚我们的需要。

通过专心听孩子说、共情和非暴力沟通,家长可以建立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亲子关系。

当孩子主动向家长倾诉自己的困扰和感受时,很多父母习惯于强势地给出一些建议,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想法和内心变化。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